山东全面构建智慧公安新格局
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,公安机关如何顺应新技术发展态势,以科技兴警牵引带动现代警务变革、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平安建设?
今年以来,山东公安以一场深刻的“引擎工程”改革实践给出了答案:以新警务理念为先导,以数字化转型为路径,聚焦实战重塑作战模式,全面深化智慧公安建设,全警推进数据赋能应用,扎实推进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建设,加快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。
山东公安将“引擎工程”——智慧公安建设列为“一把手工程”,连续两年作为省公安厅“十项重点工作”之一。山东省公安厅党委站在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高度,明确全省智慧公安建设总体思路和总体布局,推进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警务体制机制深度融合,着力推进“职能优化、流程再造、资源整合”,全面构建智慧公安新格局。
山东公安加强“一本账”管理,坚持全省统一规划、共建共用共享,推进公安工作数字化转型,为加快形成系统集成、高度融合、协同高效的警务运行生态奠定坚实基础。
为推动“供给侧”改革升级,山东公安以警务实战化为导向,将更多更好的信息系统投入实战。为更好适应基层民警,山东公安科信部门既做“加法”也做“减法”,提供先进有效的产品,淘汰低端无效的供给,以简单方便赢得“用户”;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多模态分析、赋能执法办案等场景的应用,助力一线民警提升执法办案效率。
“供给侧创新”与“需求侧升级”的双向奔赴,有力推动了信息系统迭代。“我们将践行‘创新、共享、集约、自主、安全’理念,构建一个‘需求牵引创新、创新满足需求’的良好生态,扎实推进智慧公安建设,不断满足全省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对用科技手段减负添力的新期待。”山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紧扣科技兴警战略导向,山东公安把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建设,作为推动建立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的牵引性工程,以实战需求牵引数据供给,全量汇聚各类数据资源,为一线民警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;深化部门间数据的广泛共享和深度挖掘,搭建各类实战模型,推动业务细分、流程再造、警务协同。
如今,山东省公安厅和16个市公安机关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已启动试运行,初步构建起上下贯通、左右协调、一体联动的全省公安大数据实战赋能体系。
数据赋能,人才为先。山东公安机关突出实战、实用、实效,着眼科技人才梯队建设,制定《数据分析领域尖刀力量培育工作方案》,实施大数据“十百千”人才计划,加大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。
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‘核心引擎’。”山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深化智慧公安建设,拓展数据实战应用场景,创新数据实战应用模式,培育数据实战应用队伍,不断完善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运行模式,最大程度发挥数据服务实战的作用。
---转自人民公安报